Featured image of post 《跑步治愈》让我爱上跑步

《跑步治愈》让我爱上跑步

跑步不仅是一种低成本的健康运动,还需要科学的方法来进行。通过跑步,不仅能提升心肺功能和身体健康,还能让大脑更活跃,改善心情和生活质量。

概述

从盲目跑步到科学跑步的转变

其实之前我或多或少都会去跑跑步,不过是断断续续的,大概几天跑一次。然而,跑到一定程度后,就很难再有大的突破了,一直也没怎么关注过数据,随性跑。我大概能跑个两三公里,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时,就走一会儿,然后接着再跑一段。顶多能跑到 5 公里,这对我来说已经算是极限了。这就是我之前的状态。
以前跑步时,我不太关注心率。后来,在一位朋友的带动下,我开始留意心率等数据,结果发现我的心率总是比他们高很多。比如,我跑个三四公里,心率就会飙升到 180 以上,而他们只有 150 多,差距十分明显。不过当时,我并没有太把这个数据当回事。后来才知道,180 已经非常极限了,这种状态跑不了太久,而且也是对身体有些伤害,健康的跑步应该是在比较舒适的区间,消耗身上的脂肪和多余的糖分,多进行有氧运动,这能给人带来非常多的好处。这些我以前都不太懂。
后来,另一位出差来的朋友带着我跑了 10 公里。这过程简直要了我的命,我中途停了好多次,还借口在路边喝水休息。跑到五六公里时,我就感觉快到极限了,后面那段路基本上是连走带跑,全靠他拉着我才坚持往前跑完,最累的时候,我都差点吐了出来。
这次经历让我意识到,跑步其实大有学问。每个人看似身体状况差不多,但真正跑起来,就能看出水平差异了。我以前也专门进行过肌肉锻炼,做过力量训练,可这对跑步并没有太大帮助。跑步并非肌肉越发达就跑得越远,而是需要科学训练。
后来,我看了《跑步治愈》这本书,学到了许多科学的理念和方法。按照这些指引,我开始越来越科学地跑步。到现在写这篇文章时,差不多看了快一周了。如今我能在跑完 5 公里后也不怎么喘气,平均心率能控制在 130 - 150,根据身体疲劳程度有所波动。
从这本书上,我不仅学到了方法,还学到了一些跑步的哲学。跑步能让人越来越健康,其效果可能远超大家的认知。或许我们很多人都把这件事想得过于简单了,实际上,甚至很多疾病都能通过跑步逐步治愈,到了七老八十还能保持坚韧的体质。

成长

新的一年,从跑步开始锻炼自己。朋友说,我得去挑战下半马,给自己一个目标,然后去努力追逐,享受这个过程。

这本书

《跑步治愈》并不是说要治愈什么疾病,主要是在表达跑步是一种非常有利于健康的、成本较低的运动。但其实它不是一个简单的事,有很多学问,本书主要就是在讲如何科学地跑步。
作者是一个比较有名的教练,给徐小平、樊登、何帆、张静初,以及很多大企业的高管,还有很多很多身家巨富的人当教练,而且教过的人都能有巨变。

跑步是件有趣的事

跑步其实是件很有趣的事,很多细节都会影响跑步的质量。有的人跑得轻松,有的人却跑得很累。
比如在推荐序里,何帆讲述他跑步时,若将步频提高到 180 次每分钟,就能很好地控制心率。刚开始他跑得很慢,后来慢慢突破了 5000 米。刚突破时,他感觉棒极了,还从中悟出了一些道理。

  • 很多做事的方法从一开始可能就是错的。有时一开始就要严格要求、刻苦训练,从而打下坚实的基础。其实这个观点未必正确。学任何东西,最佳的入门方式是从轻松开始,这比较符合人性,也更容易坚持下来,让自己有动力持续下去,甚至慢慢上瘾。
  • 很多时候我们跑步时,并非全身都累,也不是跑了很久才累,可能只是某个部位累。因为我学会了分离这种累的感觉,针对性地放松那个部位,这或许能让我坚持跑更久。
  • 这个道理延伸到生活中也适用。比如当生活一团乱麻,或者工作毫无头绪时,学会这种分离的技巧。 生活就变得更可掌控,很多问题可能就迎刃而解了。这其实在编程领域,也就是 IT 领域,是一种叫分治法的方法。它把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,然后逐个击破。
    作者提到可以给自己立一些目标,比如跑马拉松。其实跑马拉松本身不是目的,而是拥有一个可以跑马拉松的身体和灵魂,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目标,并为了这个目标开始锻炼。慢慢地,锻炼方式会从比较粗放变得更加科学。比如,逐渐地你就能学会更多关注数据,如跑了多久、跑了多远、用什么配速、心率控制在什么范围,是轻松跑还是耐力跑等等。

跑步让人更健康

跑步提升心肺功能

跑步是强健心肺最科学的运动。
跑步能有效提升心肺功能,还能增加大脑里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浓度,从而让人在认知测试中表现得更好。平时也能让人脑子特别灵活,甚至进入一种兴奋的状态。
经常进行跑步训练的人,在做其他事情时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,这是一种清晰的能力体现。

久坐是慢性杀手

一开始,作者就提到久坐是一个慢性杀手。坐久了就跑不动,久坐对心肺功能会造成很大伤害,导致心肌无法将富含氧气的血液输送给躯体,于是越跑越难受。而且,久坐还会带来其他各种各样的疾病。
对于上班族来说,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,但大部分人却没有太大的感觉。作者澄清了一个观点:很多人认为跑步伤膝盖,其实久坐才是伤害膝盖的“元凶”。如果采用科学的跑步方式,不仅不会伤害到膝盖,还能够锻炼其周边的肌肉,让肌肉更有力。作者还给出了相关数据支撑:久坐人群患关节炎的发病率比经常跑步的人高出 3 倍。

腰椎健康

另外,腰椎在坐着的时候压力较大,尤其是搬运重物时。衡量现代人身体健康的五项要素呈金字塔状分布,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心肺功能,而非我们平时所认为的力量(力量其实排在第 5 位)。排在第二位的是身体成分,比如脂肪含量等;第三位是柔韧性,即关节的活动程度;第四位是肌肉力量;而心跳或心率是衡量个人健康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。

心率是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

每分钟心跳 50 次的人,其心脏处于有力收缩的状态,是非常健康的。经常运动的人每分钟的心跳次数会比较低,作者举了一个例子:有一位马拉松运动员,他的心跳每分钟只有 21 次,是最健康的人之一。
运动还能让心情好转,改善精神匮乏的状态。作者认为另一个比较重要的指标是摄氧量,即运动过程中获得的最大氧气量。男士一般在 40 岁左右,心率在 120-136 次/分钟左右,所以心率在 50 次/分钟以上算是非常优秀的。
我平时的最大摄氧量一般在 40 左右,其实不同年龄段的人,其最大摄氧量会有所波动。作者还提供了一张表。

有氧、无氧

如果目标是锻炼胸肌,我们就要选择有氧运动,这是最有效的方式。
如果要提高肌肉力量、保护关节,那就要进行无氧力量训练。
什么是有氧运动?就是持续 3 分钟以上,全身多个关节和大肌肉群参与的运动。
当运动强度增大,所需能量超出有氧代谢系统供给能力时,无氧代谢系统就会启动。实际上,这两个系统很少独立运作,多数时候相互叠加,有时有氧代谢占主导,有时则是无氧代谢占优。有氧代谢主要消耗碳水化合物与脂肪,无氧代谢主要消耗糖分。此外,无氧状态下,代谢废物更多,乳酸易堆积,从而导致疲劳;有氧状态下,代谢废物较少,通常能直接被血液带走。

运动强度

至于运动强度高低,有个简单判断方法:中等强度运动时,会有点气喘,但还能与人交流;高强度运动时,就气喘吁吁,基本难以交谈。在有氧运动里,跑步最适合普通人。有不少例子,一些人刚开始只能跑几百米,跑起来都费劲,后来经指导,慢慢能跑几公里,甚至去跑马拉松。忙碌的人也倾向于通过跑步增强体能。借助运动手环等设备监测心率等数据,能更科学地安排训练过程与计划。

跑步让头脑更活跃

跑步能让大脑更活跃、反应更灵敏,不过这是在中等强度以下跑步时才有的效果,一直高强度跑,跑完会很累。作者提到“轻松跑”概念,这种状态下主要是有氧运动,能消耗身体脂肪,让身材变好。
跑步还能激活大脑,使人心情愉悦,抵抗抑郁、缓解压力。书中提到了一个万科高管,长期处于高压工作状态,出现严重情绪问题,后来通过跑步缓解了心情,在他的指导下,每天跑 10 公里,跑完心情舒畅,能更高效地享受生活。

Built with Hugo
Theme Stack designed by Jimm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