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eatured image of post 成本思维

成本思维

大多数看起来有所利益的事情,肯定有成本,而且有风险。风险本质上也是一种成本。

成本思维

大多数看起来有所利益的事情,肯定有成本,而且有风险。风险本质上也是一种成本。
用成本 + 风险的思维来看问题,不要只想着好处。成本和风险往往是在巨大的利益面前,特别容易被忽视的东西。
塔勒布在《非对称风险》中表达了一个观点,他反复提到在真实的世界里,一定要风险共担,如果有人不愿意承担风险,却要享受好处,这样的人是有问题的。

企业最大的成本,是老大的决策成本

如果动不动就来个调整,发现不对,马上再折腾几回,这损耗的是非常大的。决策成功率越低,企业就会被越来越快消磨掉。我们说大公司病,其实有一层逻辑是:公司小的时候,10 个决策中,有一两个正确的决策可能就能把营收和规模做上来;但当公司越来越大的时候,10 个决策中如果有一两个决策做错了,那都是在损耗。所以大公司病往往不是因为决策人变笨了,而是企业到了那个阶段,决策的成本变高了。
看过一篇文章《只有10%的产品值得用AI再做一遍》,标题就直接表明了作者的观点。文中提到了 AI 时代,各大厂争先恐后地攻城略地,但后来发现,做了很多产品功能都是徒劳,浪费了很多资源。比如:

  • 支小宝虽有创意但操作路径复杂且多数功能未发挥 AI 能力;

如果我用支小宝坐公交,我需要把 APP 打开,点开对话,再输入指令“我要坐公交”,等待 2-3s 加载出来,这个过程至少需要 5s 以上。
实际上,用手机的 NFC 直接刷码上车,不需要打开任何 App 就完成了这个操作。

  • 淘宝问问、京东京言等电商 AI 助手功能空泛、多轮对话理解能力差且 AI 划重点功能无实际价值;
  • 饿了么的 AI 评价总结功能上线又下线,因为既无价值还浪费费用;
  • 携程问道生成的内容干巴巴且缺乏实用性。
    这些都表明很多产品为跟上 AI 潮流而做 AI,未解决用户痛点,在未成熟阶段盲目投入,造成大师的资源浪费。
    当然也不能说探索就是浪费,只是想表达决策是需要成本的,而且经常是最大的企业成本。

制度本身也要成本

坏的制度增加企业成本,而好的制度是降低企业成本的。
制度虽然有时让人诟病,但它们能带来一些确定性。一个集体如果制度有问题,一方面在遇到事时,经常会有模棱两可的疑惑,直到有个人做了表率,其它人慢慢地也跟上了。到后来,大家苦于不合理制度的约束,他们可能会不断地试探,直到看到不好的信号或良心觉得不妥,从而确定了一个心里底线,形成了自己的“制度”。
刘润讲到一个案例:一家文化教育的企业,老板从来不管教学质量,这家公司里的老师能偷懒就偷懒,因为没有制度去管理他们,慢慢的好老师就都走了,留下的越来越烂,这是会传染的。
问题制度带来的成本,就是人才流失,导致最后没有优秀的人来高效的做事,成本急剧增加。

题外话,刘润在书中提到,对公司的管理的三种手段:

  • 鼓励白,即激励一些对的事;
  • 压缩灰,即用文化作为共同的价值观,给大家一个底层的判断标准,从而遇到模棱两可的事时能有一个基础的良知判断;
  • 禁止黑,即什么事一定不能做,这是一个更强硬的制度,防止公司烂掉。

团队的规模也有成本

我在之前的其它文章里提到了亚马逊的 Two Pizza team 原则:

把整个系统拆分成微服务或独立模块,不同的 team 各负责一个单位的事情。Two Pizza team 是指用两块 pizza 就能吃饱的团队规模,一个业务的团队超过了这个规模,信息传递的成本就很高,沟通协作就变得困难。

小团队沟通高效,目标也容易对齐。团队大了经常要各种对齐,很多时间花在开会上。很多会都是用来同步信息的,没有它们反而可以跑的更快。所以团队规模越来,沟通协作的成本越高,这些都是决策时要考虑的成本问题。

机会成本

那些看似免费或便宜的东西、或能直接带来利益的事情,往往也是有机会成本的。你可能要花挺多时间在上面,研究它到底对你有没有用,是忽悠人还是可能有少许好处可以捞。
总之不管什么样的情况,你总需要付出时间,要拿机会成本来换,而且很多并不划算,你完全可以拿这些时间来做更有价值的事情。
忘了哪本书里提到:
你得到的越多,选择放弃的机会成本就越大,就越不敢往前走,就越需要勇气和智慧。
另外还有社交,也是要成本。放弃无效社交,它们会占用你原本可用于提升自己的时间。
总之,如果尝试用成本思维去思考下,你很可能会得出不一定的决策。

阅读

这周还在阅读子皮的《价值生长》。再分享一个有趣的观点:人一辈子抓住几次机会就够了,不用怕有什么好机会在眼前错过了。
永远把质量排在第一位,弱水三千,只取一瓢。在自己擅长的领域,找到绝对信任的人、靠谱的事,哪怕只搭上一趟火箭就够了。
买股票也一样,不要怕错过什么妖股、潜力股,那太多了。全都要的话,你的钱根本不够用,也不用天天去刷 K 线、抢先看新闻、生怕错过,找到一些真正有价值的,投入并在一段时间内看好它、坚定持有,长期看是会给你带来回报的。
不过不管怎么样,保住本金还是第一要务,不要乱投,耐心地蹲守、观察,找准时机再动手。

投资的第一条原则 ,永远不要失去本金;第二条原则,牢牢记住第一条。—— 巴菲特

Built with Hugo
Theme Stack designed by Jimm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