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eatured image of post 打开心智 - 读书笔记

打开心智 - 读书笔记

总结《打开心智》一书中的主要观点和作者的反思,重点在于如何有效地阅读、构建知识体系、创造价值以及管理时间和精力

一、如何阅读

避免做题式的阅读,那到底要怎么读,怎么用这个方法来改变我的阅读习惯?

避免备考式的阅读

之前看书,大都是从头看到尾,没意识地想去把整本书的结构都理清楚,最后还会把所有的重点都整理出来、形成一个比较大的笔记。
最近在阅读《打开心智》,里面提到的不太好的阅读习惯,貌似每条都在说我。想想确实很有道理,不过主要还是习惯、观念和心态的问题。观念是可以改变的,但就是比较顽固;习惯则可以通过培养和践行新习惯来覆盖;而心态可能就是一个需要比较漫长的磨练,才能去改变的。
书里主要提倡“以我为主,为我所用”的阅读习惯。书中内容的结构、甚至作者的看法都不重要,我自己的看法才重要,也就是它对我的思维造成了什么影响,给我带来了什么帮助。
书中提到一个“计数器陷阱”,讲的是太过追求数量,设置错了目标(即使也是按 smart 原则来制订的)。“为我所用”才是真正的上的。
不要去追求看完、看几本,这些数量并不是我的目的,但我之前常把它们当目的。
也不用追求把一本书里的知识全掌握,这不是在备考,可能我们都没太注意到,中学时留下的一些习惯一直跟着大多数人。除非看那种比较体系的教材去体系化的学习。大部分书,挑对自己有用、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去阅读就好,或者每个阶段都有自己感兴趣的主题,可能后面还会翻到这本书。

主动式地学习:经验 ->提炼 ->看书完善 ->强化方法论

作者在书中给了一个模型:
![[assets/local_image_plus/7854b0e4882ba4957ecba9e5d142f1fd_MD5.jpg]]
从实践运用中去获取一些经验,提炼出思维模型或行为模型,然后通过阅读去完善这些模型,甚至去完全纠正。不过也没关系,有了实践,再去思考,肯定会比光思考深刻很多,理解的更透。
带着问题去阅读,是主动式学习的最好方式。开始看一本书的时候,先通过目录去思考有哪些内容跟我现阶段感兴趣的事情相关,我想通过阅读它来弄懂什么问题,就比如现在的这个过程,就是在回答一个问题。最终我要能得到一个答案,可能是一个观点,也可能是改变我习惯的方法,也可能是一种新的思维,也或者是打开了一个新领域的知识,让我产生了新的兴趣,开始系统地去学习,等等,这些都是收获。

作者的例子

他发现自己的知识不成体系,怎么整理好像都没用。于是通过实践思考总结出了需要让知识流动起来才有用,于是去学习了 GTD 的方法(通过阅读等),把里面的思想和理念跟自己的想法结合,总结出了一个知识管理模型。后面的阅读、思考过程中,都在完善他的这个模型,得出自己实用的方法。

想法

  • 或许可以把我收藏的书的目录,收集起来,然后喂给大模型,未来想看某些主题的时候就让大模型去帮我找出合适的章节。可以在 coze 上去实现这个功能。
  • 用 python 写,去抓微信读书上的内容
  • 展示的时候,让大模型做下格式化
  • 我把相关的书发给它,它给我返回列表,我选择相关的书籍查看目录结构,然后能导入我的知识库,直接做向量化,后面用于做检索
  • 检索也在 coze 上面实现,可能得想想怎么打通到知识库,动态补充

如何通过边阅读边思考来记忆知识点,而不是读过就忘了,另外怎么把这些知识点形成体系结构

关于记忆

3 种阅读方式:照抄、看结构回忆,以及完全自由的回想。

  • 第一种,基本都没怎么经过思考,也是我之前做读书笔记的方式,一直想去梳理出书的结构、以及作者的写作思路。但这些真的重要吗,我去了解书的结构干嘛,要理完整个结构那就是要通读整本书。但真没太多必要,理完也没怎么思考,就是整理出了一个文档,平时需要的时候可以查看,把纸书电子化了,也自己结构化了一遍。
  • 第二种 ,看结构(脑图、目录等)去回忆,这里面也是有一点想把整个知识点都消化掉的思路。刻意去回忆,确实能加深记忆,不定时地去看,根据记忆遗忘曲线是可以记住更多的内容。不过想想,这不就是备考的思路吗,为啥要去背知识点呢?背不是目的。
  • 第三种,自由回想,一方面把一些记忆深刻的点 recall 出来,另一方面自由地随想,可能会创建一些意外的关联。还有一点更重要的是,想到一些点,就要去结合自身的行为、习惯、思维方式去思考,要有一些收获,或者改变,可能是行为习惯上的、也可能是思维方式上的,能有一些不一样的收获就好。

知识结构

读不同的知识点,可以逐步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。这个词我的认知一直是构建一个脑图,把不同的知识点、结构分支等整理上去,形成一个树状或网状的结构。后者没法用脑图表示。
那有什么软件或工具能更好的描绘出我的知识结构呢?
理下目前知道的工具主要有:

  • 飞书画脑图工具、processon 的脑图,这两个可以画回路;
  • 标签体系,如 flomo,可惜它没有可视化,只能通过点标签目录去大概看出网状,而且是得用标签查询去找线索;
    ![[assets/local_image_plus/65355c728f54c7468e9b262411f74a72_MD5.jpg]]
    ←像这种标签树,看起来也是一种可视化,但它有两个问题,一是只是一个图,没法链接;另一方面是它没法通过两个标签来定位一个知识点,即没法网状地找东西。
  • flowUs 的脑图,每个节点都是一个 block,这个很创新,可以建立很多链接,我觉得是一个不错的建立知识库的工具,不过可能要实践探索一下,目前还没有比较系统的思路。

心态

  • 没必要去记住或用上书里提到的每一个知识点,这不是要去考试;
  • 书不要看完,培养自己能释怀的心态,不要老追求从头到尾读完每一本书,这中间会浪费很多时间,虽然这样经常会有一些额外的收获,但就像刘润讲的,从沙子里挑出较大的金子,其它较细的金沙没必要去慢慢抠,读书是淘金,而且密度很高,但粒度不同,书有很多,没必要每次都要把金子收集干净;

正确的使用知识

  • 获得核心的知识点,与自己结合,给自己带来收获或改变
  • 数据和细节等,记到一个笔记里就行,后面通过 AI 来对接,让 AI 帮你 retrieve,不用去记
  • 大知识点形成结构,笔记里画脑图记下来,链接起来,不求多,这主要是为了形成更深刻的知识结构,时不时看,在脑子里刻下来
  • 弄个工具去查找未接触的知识或内容,如书籍,向量化并通过 AI 来查找
    之前看书,大都是从头看到尾,没意识地想去把整本书的结构都理清楚,最后还会把所有的重点都整理出来、形成一个比较大的笔记。
    最近在阅读《打开心智》,里面提到的不太好的阅读习惯,貌似每条都在说我。想想确实很有道理,不过主要还是习惯、观念和心态的问题。观念是可以改变的,但就是比较顽固;习惯则可以通过培养和践行新习惯来覆盖;而心态可能就是一个需要比较漫长的磨练,才能去改变的。
    书里主要提倡“以我为主,为我所用”的阅读习惯。书中内容的结构、甚至作者的看法都不重要,我自己的看法才重要,也就是它对我的思维造成了什么影响,给我带来了什么帮助。
    书中提到一个“计数器陷阱”,讲的是太过追求数量,设置错了目标(即使也是按 smart 原则来制订的)。“为我所用”才是真正的上的。
    不要去追求看完、看几本,这些数量并不是我的目的,但我之前常把它们当目的。
    也不用追求把一本书里的知识全掌握,这不是在备考,可能我们都没太注意到,中学时留下的一些习惯一直跟着大多数人。除非看那种比较体系的教材去体系化的学习。大部分书,挑对自己有用、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去阅读就好,或者每个阶段都有自己感兴趣的主题,可能后面还会翻到这本书。

二、构建知识体系

怎么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- INKP

作者提出了 INKP 理论,我再结合最近在使用的 flowUs 软件,做一些梳理和结合,给一些实践和方法。

  • Inbox
  • 阅读时,有一些好的点子或想法,都可以快速放到 inbox 里,一条一条记
    • 可以创建一个页面,也可以用 flomo 来写。这里涉及到一个观念:创建页面感觉比用 flomo 快速在输入框里写一条记录更重些。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,我想主要还是因为页面里,整个区域都是输入区,给人比较大的压力,觉得要写很多才不会浪费;而 flomo 像聊天窗口一样,只有底部有一个输入框,看起来压力很小,就是记录一张小卡片。另外 notion 类软件也是要删除两次才能彻底删除,简单的删除,它的链接什么的都还在,还可以打开这个文档,而且“最近打开”的列表里还有它,总感觉它还在占着空间。
  • 平时突然有一些好想法,也可以写到这个 Inbox 里
  • Note
  • 主要就是记录一些概念,最重要的是,得经常去整理 inbox 的内容,把相关的概念弄清楚,然后打上一些标签之类的
  • 所以是不是 inbox 和 note 都用 flomo 来记,然后整理好的、比较确定的概念都落到 notion 类的笔记软件里,这些概念后面可能会被引用
  • Knowledge
  • 实际上就是一个主题,比如“克服拖延”、“情绪”、“专注力”,它也是一个独立的页面,所有跟这个主题相关的,如果比较小,可以直接写进去,如果内容比较多,则可以链接进去。
  • 这个 knowledge 页面,就是这个主题的根据地,所有跟它相关的都要可以在这里找到
  • 这页面也要抽时间去做些结构上的整理,比如可以弄个脑图,或者整理下目录结构。flowUs 的脑图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,它每个节点是一个 block,可以做一些链接,让知识形成树状,同时链接也能把各个地方的知识连到一起,形成网状。知识树、链接网。
  • 如果一个概念,是跟这个主题相关,但又不太好归类或嵌入到架构合适的地方,那可以在页面底部加一个相关知识点,把这些整理进去。这样至少能保证相关的内容,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的。
  • 用主题的方式,而不是标签的方式来关联,好处是它会被整理成一个整体,标签拉出来的笔记列表,它没法调顺序和结构,只能是一堆知识堆积,所以卡片笔记也是有弱点的。缺点就是得花时间去整理。
  • 主题页面,需不需要整理的很正式、甚至可以拿去发表的呢?其实有两种情况,一种是主题本身就比较简单,整理出来的东西,如果时间充足,就可以优化下表达、整个就是一篇可发表的小论文;另一种情况是,这个主题很复杂,还要添加很多知识才能看起来是完整的,要不读起来感觉东缺一块、西漏一些,整篇内容就显得不严谨。后面这种情况,结构整理起来也会比较复杂,可能会经常调整,随时都可能有变化。
    • 所以如果要发表的话,直接用笔记是最合适的,flowUs 是可以,不过有个小问题是,所有的改动马上就直接发出去了,缺少一个发布的动作;notion 也有这个问题,语雀和印象笔记可能好一些,但印象的性能/体验实在不太行。
  • Project
  • 由多个主题汇总而成, 当然这些主题也需要有关联,而且要能形成一个更大的知识体系。
  • 比如原则 2(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),把政治秩序、经济周期结合起来,通过对周期规律的分析来预测当下的环境、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。经济周期里,包含了货币、信贷和经济活动等,每个都是一个大主题;而政治秩序双分为了内部秩序(内部的政权迭代)、外部的政治环境等等,每个也是一个主题。这么多主题最终形成了一个大周期的理论,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平铺的,而是有点树状的结构

实践 INKP

基本操作流程

平时有什么不错的输入,或好的想法,先记录到 inbox 笔记中,比如我的“随手记”目录中。快速写下当时触动我的点,简单些,也可以只写关键字。重要的是后面能明白是什么,以及不要打断太久当前的阅读。重在快速和写对点。
接着,晚上的时候,在书桌前打开电脑后,就先一个个的过 inbox,扩写下,补充查询些资料,升级成理论或概念,抽象出核心观点短语作为标题,从 inbox 移出,放到具体的分类目录里。如果跟某个主题相关,那么可以整个进去,看是在主题结构的哪个位置,整理整理。但如果是一个新主题,可能就要新建一个主题页面。
如果是比较大、比较复杂的概念,则可以在标题上加个待处理的标识,等周末或工作日有空时统一处理。
建立关联很重要,一方面是上文提到的归入某个主题,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只是跟某个概念有关,那就找到相关的那个概念笔记,链接进去,notion 类产品会在底部显示本文档被那些地方引用,所以其实可以在目标概念文档、或主题文档中,通过行内链接的形式把文档关联进去。
周末抽半小时到一小时整理这周的待处理,查资料、问 AI,或者找视频资料等,学习并整合进去。如果发现某个主题比较完善,可以把它发表出来,如写入 thinking 或整理成一个主题分享,用费曼学习法反推自己更深入、更及时地学习下这个主题,沉淀下来,分享出去。
作者还有一个方法,为了避免笔记太多、内容太重复、知识层级太深或叶子结点过多,他每整理完一个概念笔记,或某些主题笔记,不再直接用它时,就把笔记归档。我理解这个归档其实可以平铺放入一个 archived 目录下,里面的东西不是没用,而是不会再直接去打开它,只会通过知识框架链接进去找他。这个方法很重要,要不然知识架构,跟目录就完全脱节,得另外维护一个脑图等,同步是个问题,不过也可能是更好的办法,这个得通过实践去看看哪种更适合自己。
可以把某个主题的笔记的复习任务,安排到某周的待办事项里,挤时间去整理它。要认真去经营自己的知识结构,回顾或复习,也不能漫无目的、随机的复习,平时整理笔记的时候,总会想到哪个主题最近得再复习整理下。
最后,项目是解决一个问题,比如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,涉及几个主题,去专注力、咖啡的研究、某个技能 等。
一个项目,可以有一些基础的配置:计划、方案或思路等,都可以链接到这个主页里。
当我在进行一个项目时,其实可以把 inbox 分个专业的类别,在 inbox 目录里,以项目或主题来全名。这样收集到的信息都会收敛到里面,晚上在整理的时候也能在 inbox 里看到他们。

主题和项目有什么明显的区别,怎么区分呢

综合下,上面其实陆陆续续提到了一些。

  • 主题一般是一个比较小的话题,可能就是一个点,里面可以有多个概念 (note),它们聚合起来充分地解释了这个主题的各个方面。
  • 例子先说 note,即概念,如精神内耗,这是个什么概念,有什么危害,我有没这方面的问题,要怎么避免
  • 然后就是主题,上面这个概念,可能涉及到生活质量、拖延、情绪调控等主题,如生活质量这是一个我追求的主题,里面肯定会涉及到“精神内耗”相关的东西,所以在生活质量的主题下,就会把精神内耗链接进去(行内链接)。
  • 项目,则是一个动作或一个很大的主题。
  • 例子:品质生活,涉及精神层面的提升生活质量,也涉及改善生活条件(居住环境、财务情况等),这个项目就要多个方面去推进。
  • 我其实还有一个领域的概念,它是某个方面的东西聚焦,比如家族、生活、读书笔记等,它们不是主题、也不是项目,不太好归类到里面去。它们往往是一个较大的同一类型的内容集合,跟项目可能就是平行的关系,并不是包含关系。
    作者给的另一个比较形象的例子:看到一篇讲“会员积分体系”的文章,开一个 note 记录下,然后里面没讲清楚的地方,还可以继续查更多的资料(最后加一个参考资料的部分)。然后整理的时候,想到会员积分体系,其实是一种“激励”,也是一种“游戏化”、“增长黑客”等主题里的知识点,于是链接进去。后来,作者想起一个项目,做一个“内容社区”,这时这相关的主题也都可以引用到,基于相关的主题可以做些什么方面的规划和设计。
    另一个例子,比较简单,即睡眠 (K) 这个主题,下面包含了“晨型和夜型”、“睡眠周期”、“睡眠对记忆的作用”、“睡眠与情绪”、“为什么我们需要睡眠”等这些概念 (N)。
    主题构成了我们知识体系的主干,而概念则是比较零散的知识点小枝叶,没有主干来组织,就是散落一地的枝条叶片。而项目则是做一张桌子,它可以从这棵树上切一条枝干做桌腿,从另一个更粗的树干中切出一片桌面,最后组装成一张桌子(当然这个例子不一定恰当,因为并不是真的“切”,而是一种可以无限复制的副本,切掉还在的情况,因为内容不会消失。领域呢,则是一个平行的东西,它研究的是苹果树、柳树、白桦树等,跟前面讲的不是一个位面的,但也可以有相互的包含,比如白桦树干比较坚挺,更适合做出什么样的成品等。
    另外,主题、项目 一般也需要用脑图来组织。主题好理解,其实就是把树画出来(脑图跟树很像),而项目,则主要是用脑图来做一些整理,结构可能(前几层级)大体相同。这些画出来的脑图其实就是比较图形化的知识结构,好记,都是我的知识结构,打开一看就知道大体有哪些东西。

自上而下、还是自下而上

平时的记录,肯定是散乱的,这时应该是先有内容,自下而上。但其实一直是这么被动的整理,一方面知识体系不一定完整,另一方面也漫无目的、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。所以作者给的建议是,先积累一波概念(素材),然后找个周末的时间建立主题结构,可以通过 AI 辅助、也可以请教别人,把结构画出来之后,再针对性地去研究每一个还没有涉及到的概念知识点。
这是一种先建立框架,再填充框架的思路。把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结合起来。
这里说的“上”是指主题 (K),“下”是指概念或知识点 (N)。

总结

简单一句话概括:主题是小话题,项目是一次研究或改变,领域是一个学科、或一个方面的专业知识。不一定要区分的很清楚,大概判断下就行。
其实要建设好自己的知识体系,最最核心的还是要经常去整理,上面讨论了那么多,主要还是在讲整理的方法,如果压根就没时间腾出来去做整理,上面讲再多也是白搭。

三、创造

作者关于创造的观点和方法是什么样的

你创造的东西定义了别人眼中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,而不是你拥有的东西定义的,拥有的只能定义出你是富人还是穷人,有什么样的品味和爱好。
时间管理的目的,是减少要做的事情,而不是增加。把很多价值不怎么大的事情规划出去,留下能创造价值的事,然后找到效率高的时间去更好的实现它。
创造是一种快乐,甚至是一在充实人生的意义。打个简单的比方,你去一个地方旅游,自己拍拍照,朋友圈晒一晒,这是消费的快乐,一下子就过去了。但如果你做了一个攻略,整理得自己都很满意,发布出去,别人看了之后也能得到帮助,经常有人评论或点赞,那就是创造之乐,它会持续地带来惊喜。而且这是你的一个“标志”,别人通过这个标志产生对你的第一印象。

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是什么

去体验不同的事情,去接触不同的人,认识不同行业、不同思维方式的人,从他们身上找到能给你带来较持久激情、让你兴奋的事。当看到它的那一刻,你可能就知道这就是你的“公理”。所谓的“公理”是借用的数学领域的概念,公理是你不需要去证明的,它就是你的终极意义,确定下来就不用再去怀疑,遇到的事情对你来说有没有意义,反而要用这个公理去验证。
很多人活在自己的空间里,很少走出去,接触的也不多,陷入循环里,越是没什么兴趣,就越想去娱乐自己,天天刷抖音、头条、玩游戏等,打发时间,这样接触和体验就越少、越局限于一些无意义的小领域。
如果还没找到你的“公理”,遇到很多事尽量不要拒绝,去尝试,不要退缩。而且很多机会也是这么来的,一直待在自己舒适圈里,碰到的机会肯定不会多。
另外,体验或接触新领域,也意味着要行动,而不是碰到就了解下,这不叫体验,顶多叫看到。

怎么找到自己的兴趣

其实兴趣本质是一种快乐,你去尝试了、解决了一个个的小问题,然后解决了更大的问题,得到了回报,内部的满足感和外部的金钱等激励,然后兴趣就上来了。
因为体验而发现擅长,因为擅长而产生兴趣,因为获得的激励而增强了动力。
接着反复地做了之后,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和能力,然后学起相关的知识也比别人快且稳固,觉得自己就是做这块事情的料,兴趣越长久。

方法论:找“公理”的步骤

1、每天抽点时间出来,去回想哪些方面或许可以接触到更多的新鲜事,接触到可能感兴趣的事。
2、每周抽时间去体验
3、沉浸到里面,并及时回想、复盘这些事,找更多资料去了解更多,然后再体验、尝试
4、找到其中最有可能是你人生意义的事,扩大范围去增加自己的影响力,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尝试,看是否有可能性。

作者认为的更高层级的快乐是怎么样

快乐分两类,一种是消费的快乐,另一种是创造的快乐。消费比如你拍照总是讲究用什么高端镜头,结果可能后面就陷入堆装备、跟圈子里的人攀比的快乐去了,买一个高端镜头就快乐一下,明天起来可能就消退了。但如果你花心思去钻研怎么用手机拍出更精致的照片,那注意力就聚焦在技巧上,大部分精力都在思考如果创造出更好的东西,拍出来的照片还能分享到更多的范围被人赞赏等,这种快乐就不一样。
读书其实也是,有些人停留在消费的快乐,听说某本书很流行,立马买了一本,放到书架里,而且整个书架很大、里面放了很多非常受欢迎的书,书架拍下来看都很漂亮,他也会经常站在书架前欣赏这些书。这是把它们当艺术品玩了。另一种快乐,不求多,也不追求读过的数量,而是从一些非常高价值的书里学到很有价值的知识或认知,去改变自己的生活,提升生活品质和职业技能,然后把相关的思想也沉淀下来,分享给别人、影响更多的人,让更多人受益。这于人于己都有重大意义,是你从已有的价值(书)里创造出来的新价值。

避开消费主义陷阱

很简单,就问一个问题:
如果全世界除了我之外,没有人知道我拥有它,我还会想要它吗?如果答案是否定的,或者你犹豫了,那你很可能就落入陷阱了。

创造者视角

玩一个游戏,不要沉迷到里面,而是站在创造者的角度思考他设计的这游戏规则,他想要我们怎么通关,我们自己能从中锻炼什么技能(手指灵活度?快速反应能力?)。
进一步地,学了编程,玩游戏的时候,就会想创造者是怎么实现这个效果的。
更进一步,学了心理学,玩的时候则想这游戏背后 作者想怎么吸引大家来玩,有什么心理学上的设计等。
这些都是创造者视角,培养这种视角,会让自己习惯性地抽离出来,去看到全局而不是陷入别人的设计里。做同一个事,关注的角度不一样,会有不同的乐趣和收获。
创造者视角,其实是一种让我们脱离低级的消费快乐的方法,对自己来说是一种创造,如果把相关的思考也沉淀下来,分享出去,对别人来说,也是一种创造。

四、时间&精力管理

作者是怎么安排好每天工作的?

化零为整

化零为整,一切安排都要先去想办法挤出整段的时间用于创造。创造是困难的,肯定是需要大段时间去思考和整理,零散的时间见缝插针地做出来的东西,大概率是草率的。腾出整块的时间,然后专注去创造(工作),集中攻克。
作者专注的方法:

  • 把任务拆解,然后每个小任务安排一个倒计时做完
  • 不强求自己一定要专注,任其自然,走神了再拉回来,从发现到拉回的时间,越来越短之后,专注的时间就越来越长
  • 任务切换,一段时间后从一个事中抽离出来,安排另一个事,保持思考

避免时间黑洞

把琐事合并起来,集中到一个时间段去做完。
主动休息,如工作半小时就听一会儿音乐,看会儿小说等,不过要给这个放松提前设置个时间,如 15min,时间一到就立马停止。
弄一些小“仪式”再开始,比如开始前先深呼吸然后数到 10。

做符合长远目标的事

每个周期之后,安排一次复盘,很简单,只要把这段时间做的事都列出来,然后一个个打分,看下离自己的长远目标有多远,越符合分越高。如果发现自己花了很多时间在偏离的方向上,那后续对这个事就要更加警惕。其实我们很多时候都在惯性地做事,当时并不会去思考那个事是否真有意义,只是习惯性地就做了。如果经常复盘,发现了这些问题,后面对它们就会更加警惕。

作者怎么让自己每天效率爆表

大脑的关联效应

大脑喜欢不自觉地建立联系,所以你在不同的场景里会有不同的想法。比如你一坐到沙发上就想看电视,一坐到书桌前可能就想打电脑。因此也可以创造一些场景,比如阳台上的一把小沙发椅,坐上去就想看书。
还有一个点,就是工作桌子不用经常整理,乔布斯的就挺乱的,乱不是问题,每个东西各摆一个地方,甚至堆叠起来,这其实就是一种大脑能记忆的工作场景,你收拾了可能反而会打破场景。
不只是地点,习惯的触发也是一种大脑能自动建立的联系,比如你遇到复杂的事情就会习惯地打开脑图来整理思路,那每次有问题,就打开了脑图,思路自然地就涌出来了,这是大脑的一种场景关联。
所以状态是可以创造出来的,而不是等出来的,虽然是会有一定的影响,但进入状态更多的取决于大脑的关联。

少量多次冲刺

不用追求要专注多长时间,可以把更多地训练自己的快速进入专注状态的能力。
休息的时候,换换脑子,可以整理整理资料,回复下消息,通讯软件可以根据专注的时段来关闭和打开,减少对专注的干扰。
不过有个问题,一旦休息时,大脑的上下文就清空了,所以得让自己能暂存现场,办法就是记录当时做到哪,思路是怎么样的,下一步要干嘛等。等回头来继续工作的时候,很快就可以找到状态,再加上场景的关联,多训练训练,快速进入专注的能力就越来越强了。这实际上可以节省大把的时间,因为分段冲刺后,就多出了很多上下文切换的成本。

作者是怎么休息来保持精力的

首选肯定是睡眠,作者建议每天睡 7.5h,5 个睡眠周期。
其它是一些方法或观念:
1、动脑休息
不要觉得工作这么累了,去刷刷手机放松,其实这只会让自己兴奋,提高了大脑的阈值和期望,不刷了之后会感到无聊,反而影响精力。
我们应该选择继续思考,意志力这东西,你认为是无限的,就可以是无限的,主要还是得通过主动选择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,取得成就,让大家保持一定兴奋度和自信。
2、交替工作
掌握好节奏,大概 1 小时休息个 10~15min。番茄工作法有一定的道理,不过不用这么死板,给自己设定个最长时间段,如果超过了就去做点其它事。比如可以拿出问题清单,去思考一些问题有什么解法,这类事情主要是让思维发散,不会像专注时那么耗精力,同时想出一些点子、把事情往前推进几步,也是一种成就,让大脑充满干劲,继续回到原来的工作中、精力充沛的战斗。当然中间去思考问题的那段时间也不能太短,要不然没弄出点什么就切走,大脑反而会一直思考原来的事,甚至会受到打击。
3、放松空间
放松空间,并不是就放空时间、随便度过。
每天早上 1 小时的读书时间,就是我的放松空间。这段时间可以不用管其它事,沉浸到书籍里,去学习、感悟、思考,其它烦恼也不会干扰到我(当然偶尔会因为一些事变得不专心)。
其实晚上也可以借助这个思路,给自己设定一个放松空间,一回家就赶紧把其它必做的事弄完(洗澡、哄娃、其它家务等),然后一闲下来就开始进入这个放松空间。半小时左右的整理、复盘、回顾思考等。
如果还有时间,那再来半小时学习。白天的精力一直波动在较好的水平,到晚上其实并不是就直接下来了,用好这个时间,主动去学习,创造出自己的放松空间。
这是个很虚的概念,说了好像等于没说,但其实是在脑子里创造了一个概念,默默地告诉自己,这个时间段就是固定用来做什么的,习惯了之后,未来就变成了一种“关联”,进入场景后就自然关联起那时该有的状态。比如早上我坐到咖啡厅,一个人,掏出书,大脑自动就关联起来,调出了看书的状态。
4、设定界限
得知道自己这周有哪些非常重要的事,必须要完成,得用多少时间,这些时间是被“锁住”的,然后这周还剩多少时间,心里得有这个大概的度量。
之后有个什么事过来,如果剩下的时间不太够了,那就可能要想办法拒绝、或转手,有这个界限就会让自己有个衡量的标准,而不会一直是迷茫的状态,不清楚做了这个事还有没有时间做其它事。这些事先就要先估好。
事情永远做不完,也不盘的很细,每天要什么事,做完才能回家。算到这么精细反而挺浪费时间和精力,还不如直接就用事先估好的这个“度”去评估每天是否该下班,是否有些事做不完了、得事先去沟通或安排。

Built with Hugo
Theme Stack designed by Jimmy